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企业布连电厂副厂长 刘晓鹏
刘晓鹏是一位专家型高级管理人员。他全程负责组织了布连电厂2X660兆瓦机组工程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工作,大力推行设计优化与技术创新。布连电厂投产后,所有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创下了多项世界第一,荣获2014年度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和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他注重专业常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9项、科技进步奖2项、关键技术成果奖1项、电力工法1项、QC成果2项。
2014年12月26日,在“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表彰大会上,一个身着黑色西装、戴着黑边眼镜的儒雅中年人,眼中闪着激动的泪光,他就是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企业布连电厂副厂长刘晓鹏。为了打造这座现代化的电厂,他和他的团队在鄂尔多斯高原战斗了整整8年。
敢为人先目标高远
距离煤矿只有1.7公里、煤质优越的布连电厂,是否有必要增加不菲造价,去追求超超临界机组的最高效率?在国内率先采用锅炉辅机全单列式配置,能否真的实现机组节能?太多的疑惑和争议纷至沓来纷杳而来。
“选择超超临界,在60万千瓦这个等级,尚无先例。坑口电站具备天然的煤炭价格优势,一般不采用最高参数。但大家是出于长远考虑,综合考虑了社会效益和环保因素。” 刘晓鹏回忆。
2008年,刘晓鹏负责布连电厂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工作。为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型、效益型、绿色电站’的示范工程高水平达标投产,确保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誓创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的工程建设总目标,作为宏伟目标的具体实行者,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敢为人先”不仅要有勇气,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全程参加了布连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的初步设计、设计优化、设计创新、司令图和施工图纸的设计配合与管理等工作。
从工程项目设计建设的最初开始,他率领团队各专业选拔出来的精英,会同设计院派出的精干队伍,无数次从偏远苦寒的鄂尔多斯高原出发,披星戴月,四处奔波,在各种世界先进技术、优质装备中采汲精华,最终形成了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专项报告17份,给整个工程建设的高起点把准了“坐标”。
作为工程总负责人之一,他亲自编写了《布连电厂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主持编写了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吹灰优化设计、660兆瓦超超临界锅炉壁温监测优化设计、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FCB控制方案优化、辅机“单列”布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及优化措施共4个优化设计报告。他与设计人员一起共同研究、探讨设计的每一个细节,要求设计人员按照项目的目标来精细化设计,将设计优化和创新成果落到实处。为了确保达到设计创优的目标,布连电厂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参与设计全过程,保证了设计方案的严密性。
2014年,在工程总结的扉页上,他写下了这样的感叹:“大家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总有一种坚持,让大家在初步设计疑虑重重时拨开了迷茫的雾霭。总有一种责任,让大家在设计优化方案批复后不敢有丝毫倦怠。总有一种荣耀,让大家立志‘国优金奖’时看到前所未有的希翼。如果没有源自心底的感召,又如何淌过坚守之下的千沟万壑?”
挑战与突破为伴
为了能将布连电厂的设计优化成果落到实处,刘晓鹏带头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全过程贯穿于布连电厂工程安装、调试及达标创优的每一个环节。在工程快速推进的2012年,漫漫黄沙的厂区,“高标准开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投产”的横幅随处可见。
如果说细节是头等大事,那工程质量就是无止境的精雕细琢。为确保精细化设计能够顺利实行,他组织相关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和兄弟电厂专家,分专业对布连电厂司令图设计、施工图纸及DCS画面、逻辑及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专题研究和严格审查,对发现的100余项问题落实了完善措施。
为提高设备质量,他和他的团队在制造厂内发现并处理了设备制造质量问题70余项;在现场到货设备验收中,发现并处理设备制造缺陷50余项;在风机制造厂及布连电厂现场协调解决了三大风机及小汽机出厂试验问题;为锅炉厂提出并解决了锅炉管排变口径焊接探伤等技术难题;解决了磨煤机磨碗制造工艺、小汽轮机缸体板料材质错误和转子尺寸偏差问题;及时发现四大管道壁厚正偏差、荷载过大问题,重新设计和调整了支吊架等,为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精细化安装,他牵头制定了《洁净化安装实施规定》,细化洁净化安装质量计划,成立质量攻关小组,建立实行激励考核机制。为了使“过程创优”变为习惯和标准,他明确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点和相关责任,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现场安全行为标准,在基建期同步开展NOSA综合五星安健环管理和“三标”管理,提升了现场安全文明水平,实现了安全事故“零目标”。
布连电厂技术创新项目多,调试难度大,风险高。为确保试运过程“设备零损伤、保护零误动”。他带领调试人员分汽机、锅炉、热控、电气、化学五个专业,专门编制了77项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措施,围绕“FCB/RB试验”、“单列辅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难点多次组织开展专题会议,重点对锅炉四大风机、空预器、100%汽动给水泵组、100%高压旁路、西门子DEH等设备进行了调试过程控制。严格做到各大设备试转、系统试运之前,真正落实全测传、全信号、全保护正确可靠投入。
2013年6月,布连电厂2号机组迈出168小时试运关键一步。看着集控室显示屏上呈现的炉膛负压及锅炉燃烧正常,各项指标控制优良的那一刻,坐在集控室靠前指挥的他落泪了,走过那么多的艰难时刻,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为确保基建与生产的无缝连接和平稳过渡,他提前一年主持编制完成《布连电厂生产准备大纲》,针对 100多名生产运行人员里,全部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均不具备超超临界机组实践经验的实际,他要求调试人员将机组调试和运维培训同步进行。两年后,这些 “学生兵”成为了布连电厂生产运行的“中坚力量”。
2012年,喊着“大干三百天,力争年底双投”、“五加二,白加黑”的口号,他和他的团队所有人员放弃一切休假,共同克难攻坚,确保了安装、施工、监理、调试质量,两台机组从锅炉钢结构吊装、锅炉水压,到厂用带电、并网发电,再到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大节点均一次成功,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与主机实现“三同时”。
多年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饮食,他患了严重的胃病。多少次,他都是怀揣着药片奔波在施工现场。他的工作笔记上曾记录:此生点过“三把火”, 2010年12月,点燃了2.5吨的厂前区办公采暖锅炉;2011年12月,点燃了45吨的煤电一体化生活建设用汽启动锅炉;2012年12月,点燃了2082吨的超超临界锅炉。
“三把火”不仅照亮了鄂尔多斯草原的夜空,也完美诠释了“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学问理念内涵。
不辱使命固执向前
机组投产后的布连电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最节能、高效、经济、环保的火力发电厂。
这座国内首家、世界最大的锅炉辅机全单列式配置的火电厂,创造了一系列当今火电领域关键概念的美好现实:机组的四大风机、空预器均采用1×100%单列式配置,均为目前国内单机最大,方案中采用的自主研发1×100%给水泵汽轮机,也是国内首创。
荣誉接踵而至,刘晓鹏非常沉着。在该企业务虚会上,他思路清晰的发言引发了在座所有人的认真思考。他指出:布连电厂虽然已建成投产,但是作为全国知名的节能减排示范电站,需要继续加强细节和过程控制,规范技术监督,通过节能分析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和监督提升安健环管理水平,通过提高标准推进节能减排……
冬日的清晨,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流动的早云,看着光明无限的天空,看着清朗的金橙色霞光,他平静地说:“感恩际遇,感恩国电舞台,让我能够作为一名历史的书写者和见证者,不辱使命,再多付出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