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net亚洲必赢手机网址 > 资讯资讯 > 专题专栏 > 新能源:备战新拐点 > 工作通讯
山西新能源:降低风电损失 力促提制增效
编辑:杨玲、杨龙  图片编辑:  来源:山西新能源  发布时间:2016-11-23

今年以来,56net亚洲必赢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企业苦练“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内功,全面打开“五项损失”,结合集团企业推行的“考核利用小时差异率”管控模型,实现企业管理、效益稳步提升。1-9月份,考核利用小时差异率在集团企业55家风电三级企业中名列第4名。

“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将风电损失细化为限电损失电量、故障损失电量、计划检修损失电量、受累损失电量以及性能损失电量五大部分。如何将风电损失降到最低,山西新能源企业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搭建计算平台 客观科学分析

山西新能源共有6种风机类型,每种机型都有不同的数据库。为了保证理论电量计算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充分发挥“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的作用,该企业通过搭建计算平台,使各风场数据实现了融合。

通过推广应用计算平台,该企业实现了风电场日报表及指标自动计算,大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和指标计算准确度。同时,在风电智能系统中,各风场的理论电量、实发电量及“五项损失电量”都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根据平台计算出的数据,该企业在场站间、值际间建立起竞赛机制,逐步形成以“五项损失电量”自动计算为基础的客观评价体系。

随着计算平台日趋成熟,该企业风机自身故障损失电量的根源也逐步明晰。根据分析结果狠抓电量“出血点”,9月份每万千瓦故障损失电量为0.085万千瓦时,较年初降低89.29个百分点。

加强电量营销 突破限电短板

通过打开“五项损失”,该企业发现,弃风限电是影响发电量最突出因素。

1月份,该企业建立了营销业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及风电场三位一体、上下联动和横向交流的营销体系,摆脱了营销人员单兵作战的传统方式。成立专题电量营销工作组,建立营销工作微信群,加强了风场生产人员与营销工作组的联系,便于生产经营专业人员实时掌握负荷及限电情况。截至9月底,该企业所属山西区域各风场限电比例均低于五大集团企业平均限电水平。

为进一步减少限电损失,该企业借助内蒙古地方政策优势,抓住蒙西电网多边交易契机,3月底将太仆寺旗风电场成功纳入区域风电交易市场,两月累计电量同比增加1202.87万千瓦时,收入同比增加143.28万元。

强化设备整治 严控自身缺陷

今年,山西新能源企业重点强抓细抓设备整治,优化设备运行,合理安排检修工作,严控计划检修损失电量。

该企业要求各风场不断更新并细化定检计划,规避大风期,合理安排风机、集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的定检工作,采用“化整为零”的定检手段,将每台风机分部位、分时间段完成定检工作,避免设备长时间停机而错失发电良机。高家堡风电场提前6天完成本年度一期风机全年定检工作,减少电量损失16万千瓦时。

与此同时,加强巡检力度,积极做好分析工作,提前发现设备劣化趋势并集中整治,为强化设备“内功”奠定基础。通过对暴露出的齿轮箱发热、发电机绕组温度高、风向标对风不准确等隐性的设备问题进行整治,有效遏制了风机的进一步恶化,将风机故障的发生扼杀在萌芽。

扩大治理范围 减少内忧外患

面对“场内损失电量”和“场外损失电量”两大受累损失,该企业进一步扩大隐患治理范围。

今年年初,该企业将自然因素引发的电量损失正式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全力降低场外损失。积极组织各风场定期对风电机组、集电线路进行防雷检测和整改,减少雷击受损。进一步提升和改良风速仪风向标加热功率和导热材质,减小结冰几率,实现精准测风。同时增设新铁塔,减少集电线路档距,避免冰冻灾害倒塔等恶性事故。

与此同时,组织风场进行跌落保险技改工作,批量更换变桨电池,进一步提高设备可靠性,由于自身因素引起的线路跳闸明显减少,设备“内忧外患”逐渐减少。

自实施“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以来,该企业风机等效可利用系数一直保持在99%以上,并呈持续增长趋势。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动力活力

今年,山西新能源深入研究并建立提高管控效能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全员绩效管理机制,借助新的体制机制,为落实“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提供保障。

通过持续深化“保设备、促营销、争电量、降成本”竞赛,强化考核激励,将奖励总额由工资总额的5%调整至10%,将季度考核改为月度考核,充分调动全员抢发电量的积极性。

同时,该企业建立了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专项奖励。针对大风大负荷时段容易发生设备超温故障,预先核算每台设备奖励额度,对风电场维护工作做得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出现超温限负荷的风机责任人予以2倍考核,奖惩并重,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员工责任心。

新的奖惩机制实施以来,1-9月份,各风电场因发电机轴承、齿轮箱和变频器设备超温限电等问题造成的电量损失共减少78万千瓦时,发电量同比增加38.08%。

山西新能源把“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精心组织,苦练内功,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编辑:智怀宇
企业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联系大家
版权所有:56net亚洲必赢手机网址 京ICP备05085044号
Copyright?  GD POWER DEVELOPMENT CO.、LTD.2011 AII Rights Reserved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