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1月,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企业胶南子罗风电场工程建设已开工四个多月,全体工作人员不等不靠,敢打敢拼,以坚忍不拔的意志,甘于奉献的精神,只争朝夕的魄力,绘制出一幅幅精彩画卷。
“这里每一寸道路都是大家一步一步量出来的”
胶南子罗项目位于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没有路是摆在项目部面前的第一问题。修路涉及到和平村、前王村、范家沟、潘庄村、团结村、新建村和卫东村,村民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对土地感情很深,要村民放弃自己的土地,难!“刚开始修路的时候,老百姓就站在自家土地上,不让开车过去,阻工的现象天天都有。”项目部人员说。运输设备的车辆经常就在半路停下了,对面站着几个保安形象的村民。面对这种情况,项目部人员积极找地方政府出面协商,并模仿当地人说话的口音语气交谈,与村民做朋友、讲道理、说政策、摆事实,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矛盾。
修路的艰难不仅体现在阻工上,刚开始修路时汽车是开不过去的。“这里每一寸道路都是大家一步一步量出来的,用老话说‘一步一个坎’,每次开早会汇报时说道路修完两公里,很容易。真正做就不容易了。”项目部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都要在各个风机基础之间往返,测量距离,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双脚。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胶南项目部已累计道路修建25公里,完成全部道路施工工作。
“为了早日并网发电,我觉得值!”
11月的胶南天气转凉,寒风阵阵。项目部房间每间不足10平米,屋里没有供暖,总是在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冻醒。“我在外面感觉不到冷,因为跟我屋里的温度一样!”一位胶南项目部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天刚蒙蒙亮,胶南项目部工作人员就起床上山,经常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饭也顾不上吃。连做饭的阿姨都心疼不已,嘴里连连叨咕:“可怜这些人了,怎么坚持的呢?”
辛苦劳累受冷挨饿可以不顾,但惟独对亲人欠下的感情债常常让他们愧疚不已……由于常年在离家千里的外地,一年在家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管,小孩,老人病了,却腾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眼。“总是觉得没有尽到丈夫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了早日并网发电,我觉得值!”已经半年多没有回家的刘强一句话道出了胶南子罗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心声。
“为只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10月12日晚,山东新能源召开“开展‘双保’活动,大干80天,全面完成企业全年工作目标”动员大会,会议指出要以“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精神,以“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气魄,以更加有力的行动,快速投入到“双保”活动工作中。
会议要求企业领导到各项目部蹲点,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苑宏利被安排坐镇胶南子罗风电场项目部。他每天都去升压站看看。这天,考虑到搬进设备问题,他与施工人员起了争执。施工人员说门的宽度是一米二,他坚持认为是一米五,施工人员非常自信得说:我建的房屋我还不知道宽度么?没想到用尺一量,却真是一米五!施工人员无不佩服说:“您还真行!”
收工之时暮色笼罩,项目部经理孙立在车上随音乐哼唱歌曲:“啊,卓玛,草原上的格桑花,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在这一刻,紧绷的神经才能能有片刻的放松,疲惫的身体能有一丝的休息。孙立说:“我只是想不辜负企业对咱们的希望,国电对咱们的培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在他黝黑的面孔下掩盖不住坚定的眼神,坚毅与固执,这是山东新能源赋予他们的品质。
风劲角弓鸣,胶南项目部全体员工,也像歌中的卓玛一样,把汗水献给养育他们的企业,把生命献给他们挚爱的事业。 |